为了进一步探索土家族文化产业融合的新模式。7月21-22日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西兰罗衾织锦队”冒着绵绵细雨从恩施西兰卡普生产基地辗转到博物馆及女儿城考察调研西兰卡普非遗文化,此次充分了解到了西兰卡普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为探索“文创产品+非遗研学基地+品牌推广”的新路径提供新思路。
图1:实践团合影
7月21日,实践团参观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感受巴风土韵和恩施记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巴文化、崖葬文化、土司文化以及民族风情的历史、民俗文物,在复刻的文化场景中沉浸式感受土家文化。馆内陈列的西兰卡普物品显示出西兰卡普对于土家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图2-3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
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对西兰卡普的图案特征、布品、纹样以及制造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解到西兰卡普的织锦纹样流传至今的有200多种,纹样的创作通过模仿自然、综合创造物像、抽象变形提炼造型要素,如大蛇纹、燕子纹等,将具体的生活物像提炼为抽象元素,融合土家族文化信息,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兰卡普纹饰,如蕴涵祝福的卍字纹、反映民俗传说的台台花纹以及体现生殖崇拜的蛇纹。如今西兰卡普纹饰多样,色彩艳丽,朴实典雅,质地柔和,自秦汉延续至今,已不再是单一、简单的手工织锦,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物。
图4 团队成员与当地讲解员的合影
当地的手艺人这样说道,“土家织锦从反面挑花,看不到正面图案,因此必须对纹样及色彩有娴熟的记忆和表现能力。”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我们也切身的体会到土家织锦每一件巧夺天工的作品背后,都是工匠精神和民族艺术的完美结晶。
图5-7:团队成员参观西兰卡普物品
22日,见识了传统西兰卡普之后,团队成员一行人又接着游览了极具当地风俗特色的恩施女儿城,切身感受了西兰卡普元素服饰。在当地西兰卡普手艺人的带领下,现场聆听观看传承人展现技艺,观赏非遗相关成品,一起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感受西兰卡普的旺盛生命力,团队成员与当地的手艺人进行现场的交流学习。
图8 女儿城西兰卡普展厅
本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观察到了西兰卡普的现状:近年来,政府的支持为民族地区手工艺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多样化的有利条件。在这种大环境下,西兰卡普也具备了打造品牌产品、形成品牌效应的潜力,但是关键就在于有关部门和经营主体品牌意识薄弱,极大地阻碍了手工艺产品可持续、良性地发展。塑造品牌形象,进行品牌推广宣传是西兰卡普进行产业融合主要推手。
文创产品+非遗研学基地+品牌推广是核心内容。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有品牌外在的设计,可以通过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联名,让土家族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传播到更多青年大众的生活中去,如将西兰卡普元素与奶茶、毛巾等日用品融合,增强大众与西兰卡普的联系。同时可以与国潮文化相结合,将其推广至海外。
图9:团队成员女儿城合影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自信,积极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之后我们将前往宣恩县,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针对非遗研学旅行和西兰卡普产业振兴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