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遭到巨大冲击。其中以网店、街边小店、路边小摊为主要业态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冲击中可谓最为脆弱,受损也最为严重。但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它们创造了巨额GDP,吸纳了大量就业。它们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撑,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家,带动了3亿人就业。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6月4日,株洲市城管局出台了8条措施,开放地摊经济,鼓励设点经营。
7月19日晚我来到了株洲钟鼓玲街和大汉悦中心“jiojio”街,街道上,小摊井然有序的摆放。道路上,各式各样小摊的摊主在叫卖。此次实地走访各处摊主,我了解到株洲地摊摆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地摊,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摆摊点固定有序。另一种是,此次株洲响应国家推行鼓励地摊经济政策开发的流动摊点。据了解,流动摊点开放地点、时间固定,城管每日进行换班巡逻。
大汉悦中心“jiojio”街
株洲地摊文化富有人情,历史悠久。在正式开放地摊经济之前,不乏有民众随意聚众摆摊。株洲相关政府发现情况后,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规范化管理。5月25日,株洲城管部门在多方征询市民意见后,发布了城区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地图,涉及早市、夜宵、钟点市场、特困群众帮扶点、季节性疏导点等多种形式,并明确规定了经营时间。7月21日清晨,我来到株洲仁和小区便民服务点。服务点内,地上有序的摆放着各式菜品,菜农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未规划前,当地的菜农们侵占人行道、盲道摆摊,卫生难以保证。服务点建立后,既保证当地菜农蔬菜售卖,又维护了城市环境。
株洲巡街城管
7月29日,我来到“湘江边的旧书摊”。该书摊位于株洲市滨江江北路湘江风光带。2011年,有株洲市民自发在该区域内摆摊售卖二手书,由于人流量不断增加,为规范旧书摊摆放问题,当地市委市政府对此处进行改造,修建了书摊长廊。现在,“湘江边的旧书摊”已经成为了株洲湘江一条独特的“文化带”。
此次调研,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株洲地摊经济及文化,走进株洲这座烟火城市。此次地摊经济的开放增加了就业机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极大促进了“夜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消费的增长,这无疑给株洲经济的恢复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相信株洲在地摊经济的带动下,经济一定能稳步增长,社会一定能更加美好、安定。